@snownstone

保持呼吸,跟上节奏

Published on

跳大绳,活着还是死着起跳?同时考验勇气、身体的敏捷协调程度以及对时机的把握。所谓活着就是绳子先摆起来,人从外面在某一刻纵身跳进去。之后,只要能稳定配合绳子的节奏,还可以在里面多人同跳、转身、蹲下摸地玩各种花样。摇绳也很关键,对站的两人要调整好间距,绳子绷紧翻转起来才会饱满有力但还要略留有余裕,所谓张弛有度。不能偷懒,摇绳的胳膊要用力转起来,啪,啪,啪,啪,绳子触地的瞬间,干脆清晰,整件事的节奏由此定下与维持。

活着跳入的困难在于要找准节拍,没时间摸索调整,瞬间就得融入绳子翻转的节奏,咔嚓,同步并锁定(sync and interlock)于重复和循环之中。

舞蹈也是同理,至少需要动作、呼吸、音乐三者的协同。正常走路时谁会留意呼吸?但学习新的运动或舞蹈时,身体开始呈现陌生的形状与动态,进入不同以往的节奏(无论有没有音乐),曾经彼此协调的呼吸可能突然很懵,或是新动作的学习会额外占用很多大脑资源,以至于如果不刻意地留一部分给呼吸,就都会被动作学习抢用,总之就是笨拙的身体与呼吸开始新的彼此熟悉与适应。

动作的模仿似乎是初学时最被看重的部分,相比老师,够不够标准,但动作的拼接并不是舞蹈。伴着音乐,身形接续身形,吐气接续吸气,舞蹈是流动的,如果先努力融入其中,合上其内在的韵律节奏,同时慢慢优化动作呢?只是点头跺脚,一个人也能跟着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蹦迪跳舞,这是人之本能,是所有人都会的基于自己身体的表达。只是和其他表达方式一样,在此基础之上,有风格、技巧、审美等各种差异。能力的高下肯定会限制表达的程度与效果,只是觉得相对的,对动作的过于纠结可能是头脑不安心放手、任由身体去感受与行动的表现。所以想说,相比站在岸上模仿或试探,或许先下水。

大胆下个结论,放松等于有节奏的呼吸。初学者要寻找的是一个时刻,或习得一种能力,肌肉因拉伸酸痛时、动作仍显笨拙生涩时,不憋气,按照某种节奏保持呼吸,那是从紧张到放松的转折点,心身从那起飞。

虎鲸跃起

Photo by Thomas Lipke on Unsplash

相信并依赖身体,它真比以为的更可靠。

虽然小时候去公园必玩蹦床、为了蹦床执着去公园,但毕竟几十年没玩了。好奇弹跳的感觉去上了一节蹦床健身课,虽然心里总有点担心掉下来,但是站上去后很自然就可以不低头看脚地蹦,一节课下来双眼始终前盯老师学动作,有同手同脚、跟不上节奏、动作不到位,但就是没有掉下来过,险些都没有。不只我,其他头一回玩的人也没掉下来过。身体就是知道怎么蹦。

舞蹈课上,伴着一首抒情类的歌曲,练习做一个很基本的手臂动作,但就在手臂带动肩膀延伸出去的瞬间,突然很想哭。对此自己是意外的,完全是发现想哭才意识到原来内在有团伤心。也就是说,此前并没有觉察,这股情绪是在音乐和身体的带动下流露表现出来的。从这点来看,我想通过跳舞还有运动与身体形成更多联结的目的其实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