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碎片之恐惧
- Published on
看完一本书,那种会让你觉得在对的时间看对了的书,就像一个 transformer,出来之后再不同于进入之时。这无疑是件令人高兴的好事,想要写些什么,其实看的过程中就各种浮想联翩以致显著拖缓阅读进度,结果呢,写来写去光开头这都不知道是第几个了。终于,在新书到手的喜悦刺激下,放松写起来。
在此我并不打算分享读书笔记,阅读是一个过程,只有自己去经历,作者们给了一些线索,我就试图在记忆和思维之中穿一些东西出来。在 《碎片》 一书同名文章 《碎片》 中,埃莱娜·费兰特源引瓦尔特·本雅明论及 “需要掌握迷失的艺术——迷失在痛苦、复杂的迷宫之中,最后能脱身而出的艺术。” 我的这些阅读和写作,可能就在做这样的事。
开始之前,需清晰地划定边界:
《萦绕不安的自我:人格结构解离与长期心理创伤治疗》 是一本心理治疗相关的严肃专业书籍,我的背景虽然是心理学,但还是术业有专攻,这本书谈论的内容并非我的专业领域,我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有限的。我当然有阅读的自由,但是我的理解以及基于个人经验的分析有可能存在偏差和错误。一个心理学学生在谈论心理学领域内某个并非她所长的细分领域时,就是会有这样的暧昧性,所以要首先说明以厘清边界,然后才是我的表达自由。
关于抑郁和焦虑情绪,我个人觉得 《活下去的理由》 是一本很好的书,阅读体验轻快无负担的那种,我几年前读过前阵子又再次看了,还是觉得很好,作者谈到的那些令他舒服的东西我基本都很认同。前些天还看到豆瓣上有人摘录了他在最后给出的 40 条建议,供当下内心波动的人参考调节使用。
但如果问题比较严重,超出了个人承受与调控的能力范围,还是请考虑获取专业的帮助。随机波动 第 85 期(我们经历着一种共同的难受:但它不叫“政治性抑郁”),他们请来了心理咨询师张春老师,其中就有谈到,只要你想就可以 找心理咨询师聊一聊,并非说一定要如何或怎样了才应该去找他们。
从恐惧开始,怕狗怕小强。
其实更准确地说可能是对动物都有些害怕,只是狗和小强在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就显得犹为典型,严重时可能真到恐惧症(phobia)程度了。
小学时候一楼邻居家养了一只白色京巴,某天下午放学回家一进楼道就看到它横卧在楼梯台阶上,狭路相逢。如果要上楼,就得从它身上跨过去,或是把它引开,我是都不敢的。第一反应就是吓得赶紧跑出来,等。在院子里闲逛等它走开。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才敢鼓起勇气进去看看它走了没,然后上楼回家。
高中晚自习放学回家,刚要进入楼道就听到有狗叫声,立即退出来走到另一个楼栋口等着,我妈听到狗叫声知道我害怕甚至下楼来接我。
我没有被狗咬过,就是没有道理地,害怕。无论大狗小狗,再可爱也不行。如果没有被主人牵着,趁我不备出其不意跑到脚边,多数时候我可能都会原地呆住闭上眼睛哇哇大叫。那片刻的恐惧是非常强烈且真实的,的确像书上讲的那样,意识范围会变得非常狭窄,连眼睛都闭上了,就是周围其他一切都顾不上了。
小强是大了之后才开始领教。
有一年春节过后回北京,到家已是晚上,打开灯发现好多小小强,没法呆了。大晚上给朋友打电话,让她从东四环望京打车过来北五环。来了什么都不用她做,只要和我呆在同一个房间,我就不再害怕可以收拾行动起来,不然真要住酒店去,至少等到白天再说。
还有一次在上海出差,比较偏远的地方,也是晚上,一抬头就看到卫生间的门上趴着一只超大小强,其实也可能是蜘蛛什么的,我只看也只敢看一眼就跑去找客服换房间。她还嫌我小题大作,嘟囔说没有小强的酒店都是打了很多药,意思就是或者有小强或者有毒,前者可能还更好呢。即使换了房间我还是不得安宁,仍在应激状态,气到不管公司是否报销就算自掏腰包也想退了房子另找豪华大酒店去住。可是那个地方附近并没搜到像样的高级酒店,又已晚,我就穿着衣服开着灯不踏实地睡了一晚。
在北京,只有那一次,后来家里基本都再没见过。在广州,司空见惯已快要脱敏,但遇到超大只的还是会非常害怕,虽然它也将死或已死。有两次早上,也不知道打哪来的,都是超大只濒死的小强一动不动躺在地板上。我最终肯定都把它们给收拾了,但是前面要做非常久的心理建设,真正行动时,即使是炎热的夏天,我还是身穿冲锋衣头戴帽子拉链紧锁,也就是要把自己完全地包裹起来,才有一点行动的安全感。
除了狗和小强,对其他动物也一样害怕。
初中班上有位同学与我同名但不同姓,刚入校时英语老师总是分不清我俩,因为此开始时莫名亲近。她家猫生了小猫咪就问我要不要,毫不犹豫地要。下午放学朋友陪我一起去她家取,我甚至不敢用手接它,还是朋友接过来的,她俩把小猫咪装在一个塑料袋子里微微系住提手然后放在我的后车筐内带走。我和朋友骑车回家的路上,它在里面难免动弹,塑料袋就会发出声响,我坐在前面听到背后的声音就内心紧张。我爸妈在很多方面都不同,但在拒养宠物(猫猫狗狗类别的)这点上自始至终坚定统一至今。我把小猫咪带回家没两天,正好姥姥来了,她走时妈妈就让她把小猫咪带走了。
花卉市场里有卖鸟的商家,我站在他们店铺内,听到鸟在笼子里的动静,也是紧张。但在开放的室外,对于鸟和虫子的害怕会少很多。
我当然知道这种害怕是非理性的,他们并没有伤害过我,但恐惧的情感不是靠单纯说理就能消除的。我是从小怕狗,可是也从小喜欢狗想养狗!这都不能化解我对他们的恐惧,可见这种情感以及反应模式有多么顽固与强烈。
直到现在我也不理解这种恐惧源自哪里,或许真和天生的气质有关。
两岁之前我时常会突然就晕蹶过去。和叔叔阿姨一起吃饭时,直到现在他们还会讲大半夜我爸抱着我走在前面往医院赶,他们俩搀着吓到腿软的我妈走在后面,那时候连出租车都没得打。后来领我去省儿童医院做了一堆检查也没发现任何异常,医生就对我妈说,“你家姑娘没毛病就是天生胆小,你多锻炼她”,然后开了一瓶 21 金维他。说来神奇,两岁之后就好了,活蹦乱跳的,21 金维他在我们家也是别有意义。
无论是否真的天生胆小,因为相同的害怕,我把狗和小强并列放在一起讲,其实两种情感的构成成分并不相同。我虽然怕狗,但也非常喜欢狗,内心一直都是想要接近他们的,面对这种费解的趋避冲突,我小时候常想如果从它们非常小甚至刚出生的时候开始养,应该就不会害怕了吧。对小强等昆虫,则是害怕加嫌恶(disgust)。
羞耻(shame)、恐惧(fear)、嫌恶(disgust)、愧疚(guilt)、暴怒(rage)、惊恐(panic),这几种情感在书中反复多次被提及,我们稍不留神,它们就可能掉入螺旋上升的循环之中发展成更为激烈的情感影响我们自己还有与他人的互动。
如果按照书中的理论工具来分析,我的这些恐惧反应近乎反射式的(reflexive),就是刺激(小强小狗)出现时瞬时就会做出反应(惊恐)。难怪非理性,根本就没有时间空隙给到理性去插手调控,所以我一直觉得书中有一个很核心的观点就是要在刺激与反应中间尽量加入一个时间延迟(time delay),使得认知(cognition)可以工作,即反射(reflexive)与反思(reflective)的区别。很明显,后一种反应模式需要更多的主动控制,对思维的效能(mental efficiency)和能量(mental energy)有更大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心情烦躁或身体疲惫的时候更容易被激惹或失控,反过来也是为什么吃好睡好多运动总是被反复强调。
写到这里突然意识到,《思考,快与慢》 中的快系统 1 与慢系统 2 讲的不也是这个吗,但那本书我到现在都没有看完而且已经卖给多抓鱼了。所以阅读的时机(timing)还有背景(context)很重要,又或者是,同一个东西,总有更适合的人教给自己。
前面已提及,高度习惯化、反射性的情感行为模式完全靠说理去改变是不够的,要形成新的正性联结,说白了像我就是要重新创造和猫猫狗狗愉快相处的新体验新记忆。这不在话下,我本就喜爱猫猫狗狗,自己有意地就总想亲近它们,走在路上看到别人家的狗都要愉快地多看几眼。
之前北京同事家里养了一只三花,因为我们几个人的住处离得很近,就常去她家玩。那只猫并不黏人,挺独立的,但是你逗它玩的话也是很疯,就很开心。偶尔它平静地躺在我们身边时,我就大着胆子紧张地摸摸它。有几次我们俩还会突然吓到彼此,就是我被它吓到它又被我的反应吓到,人猫大眼瞪小眼(肯定是它大眼)。它的名字叫 Better,真的有帮我变好。
前两天晚上出门遛弯儿,等红绿灯的时候有一只被主人牵着的柴犬就凑了过来,嗅了嗅我的小腿转身又去大树边闻来闻去。我心里一丝紧张都没有,就觉得它特别可爱,也对自己的镇定很满意。
小强就又不同了,我没得选,被动接受它们的暴露疗法,逼着我见怪不怪。现在想来,相比害怕,或许嫌恶的比重更大。
无论是嫌恶还是恐惧,我都不知道它们从何而来,不知道可能出自什么“创伤”。但会想要消解这些情感反应,因为无论是这些情感本身还是它们通常伴随的回避(avoidance)或压抑(supression)会额外占据、消耗总的思维能量,就是拖我后腿。
前面在写 《故事里不能没有窗户》 的时候,看着绘本中的家(或者说房间),我感受到了它和窗户在情感中的象征意义。家提供了封闭的保护,给我们稳定的安全感,然后才能透过窗户去自由遐想甚至冒险远行。这样的家也要内置在心里,或者说是在心里安一个房间,然后去逐渐吸纳周围漂浮的碎片。
第二天4月15日的增补:
情感不是一个容易谈论的话题,昨晚临睡前看了一些上海相关的新闻,很快内心的稳态就动摇了,这也是自然的,无动于衷才可疑,好在有别的东西帮助恢复。有些人连基本的吃饭、居住、就医的需求都不能得到保障,我却也做不了什么。
前些天吃睡都很健康规律,结果今天又早醒了(焦虑作怪),看完了 《地球上最伟大的一场演出》。1985 年 7 月 13 日,全球最知名的摇滚乐队齐聚伦敦和纽约,以数十小时的演唱会为非洲埃塞俄比亚饥饿濒死的灾民募捐。在因疫情而割裂受灾的当下阅读关于这场演出的幕后故事,别有意义,也帮我再次入睡。
关于羞耻(shame)和愧疚(guilt)
昨天已写过,它们以及恐惧都和创伤有很深的关联,我们在过去很多的新闻事件中也会看到,受害者 反而常常表现出这些情感,人格障碍者如 psychopath 倒是不为自己的恶行所动。
我们普通人有同理心,甚至会因他人受苦而自己无恙感到不安,这是好事,世界因此才能更美好更值得期待,我这里想说的是要留心创伤后或是被他人故意施加影响产生的这类情感,例如被暴力性侵伤害的女性反过来却被责备穿着暴露,典型的 我伤害你是因为你有错,去你大爷的!
《人生切割术》 中,当主人公和同事们进入公司坐电梯下沉到办公室的过程中,经意识分离技术,会完全进入工作意识状态中,对公司之外的那个自己没有任何了解,就是一分为二成两个我。当他们在工作中“做错事”时,就会被送去“休息室”。怎么个休息法?很简单,就是隔着一块透明屏幕和管理人相对而坐,然后重复念屏幕上一段文字。文字大意就是我错了,我有罪,我要赎罪。为什么要重复念,因为对方要看到你把这些文字当真了才行,怎么才算当真?你情绪起伏波动了。例如女主角最开始叛逆不服从的表情逐渐隐退变得柔和顺从起来,她读着读着流泪了,同时剧中看似在同步采集皮肤电信号,也就是生理指标结合面部观察判断是不是读到心坎儿里去了。结果女主角读了 700 多遍之后才终于被放了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激发自我的羞耻和愧疚之情,进而感到无力并顺从。但他们失败了,女主角在内心坚守住了,她并不歉疚,她知道自己没有错,她还是要离开。如何操纵人的情感进而控制人的行动,这部分剧情表达地非常清楚。
关于共情和接受
紧接着强调这两个非常重要,我想其实是关于爱,爱自己,爱他人。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超人,所有超级英雄都有所谓人性弱点,不然我们是不可能与之共情的,也就别想从我们的口袋里掏钱。很多男生着迷军事,在当下这个时刻,甚至还有很多人也不知真的假的崇拜普京,崇尚武力。螺丝在拧紧 29 期对话项飙:俄乌战争与日常意义,其中很有趣的一点是,项飙老师认为从意义构建还有 情感 的角度理解普京发动战争的动机非常重要。
我们内心可能有很多个自己,独立强悍的,脆弱不安的,严厉苛责的,幼稚天真的,等等。不否定,不拒绝,不回避,全部接受 下来。我们可能会想要变得成熟坚定温和起来,这没有问题,但是要理解那些幼稚脆弱剧烈的部分自有其存在的意义,也许不是最佳最健康的选择,但它们的存在某种程度上曾经也都是为了我们好,带有自保的目的。包容地接受全部自我,也就是把同理心首先用在自己身上,让内在的各个部分相互理解与合作,而非互相排斥或抵抗,进而逐渐化解改变那些适应不良的部分。
听起来可能特别鸡汤,但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书中特别提及很多时候过去的创伤没有被妥善处理了结,与之相关的某个部分就一直处于和完整人格相对解离的状态,加上有意无意地会对那个部分进行回避和压抑,自然就占用并分散了我们整体的能量资源,全部接受意味着消解内在冲突与矛盾。就拿皮外伤类比,通常情况下我们在处理时都会小心翼翼,因为痛。心理创伤也是一样的,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共情和接受就是小心翼翼温柔地处理那些部分。
我现在真的相信爱是一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要学习和实践的,爱自己也才能爱别人。
关于依恋
最近跟几个刚生了孩子的朋友都有推荐去读依恋相关的书,好重要!小时候和养育者间的依恋关系简直是孩子未来所有人际关系的原型。
最理想的就是形成稳定安全的依恋关系,确信自己是被接受被爱的,不会因为对方或自己的暂时离开而改变。作者们认为人有很多行动系统(action systems),内在的人格是通过各种行动与外部环境交互的,而依恋是所有行动系统中最基本的。这是内心安全感的来源,心中安稳了才能外出闯世界。
患者与咨询师此前并不相识,没有任何恩怨情仇,他们的互动仅限于在治疗室内的共处时间,其他时候可以说形同陌路,一方付费一方提供专业帮助。这种清晰的治疗框架(frame)和边界(boundary),一方面对双方都是保护,另一方面也如镜子一般,剥离掉各种利益情感纠葛等混淆因素,反射出患者习惯性的人际依恋模式。因此,心理治疗中,患者和治疗师之间的关系其本身就有疗愈的功能和意义,患者在此过程中调整改变自己的依恋模式,从而为治疗室之外其他关系的培养构建新的模板和基础。在作者们看来,患者的依恋问题也构成了对治疗师思维水平(mental level)最大的挑战。一方面,他们不能陷入患者的悲苦,启动过多的照顾(caretaking)倾向,患者终究要自我成长;另一方面,更难的是,他们要时刻把控住自己,不能因患者的言行而开启自己的防御。
依恋问题主要表现在回避,多数时候同时绑定着对丧失依恋的回避,也就是害怕依恋形成后失去对方、或丧失自我、或被拒绝遗弃从而干脆回避依恋本身。即使理想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松紧变化波动起伏乃至终止,并非说形成安全型依恋就能保证永久,我想只是相对更健康的关系、更灵活的适应调节能力,重要的是依然相信自己是好的,他人是好的,可以爱与被爱。又像在说痴话,但与前面是统一的,不是说认为自己或他人是完美的,而是自己的还有他人的弱点都接受,这就是人性。
在 《把自己作为方法》 中,项飙老师讲到他小时候想去小朋友家玩,他外公就不让他去,说别人表面上或许非常客气地招待你,但心里可能会嫌你添麻烦。他说外公的这种怀疑思想给他造成很大阴影,遇事习惯性从反面考虑。他爱人就不会这样想,她觉得如果我是快乐的,那别人看到我也一定是快乐的。我当时看到这里强烈共鸣,我妈跟项飙老师的外公一样也对我说过类似的话。她倒是允许我去玩,只是要节制,不要呆太久不要吃饭之类的,也是不能给别人添麻烦的意思。后来听随机波动,zhiqi 妈妈也一样是怀疑派。再大些我妈还常说即使非常好的朋友也不能过于亲密无间,要保持一定距离友情才能更长久。怎么说呢,到底要保持多远多近的距离才是合适的,可能真是见仁见智,具体关系具体分析。我也还需实践和体悟,现在更偏向放松些,试着更多信任和依赖,不要为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