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情感
- Published on
当我最开始(计划)写这篇文章时,写作本身就是一种贴近,贴近当下的、还有过去的自己,其本身就是穿透疏离的迷雾将碎片整合的过程。但拖拖拉拉几天写下来,疏离的情感好像早已消解或不再重要,反倒是一直没写完又必须要写完的压力快要榨干写作的热情,当然还能写,还在写,就是觉得读来无趣。关心的问题甚至都已悄悄置换,如果不能一口气写完,那要如何持久地维持或者是反复召唤上路的激情与冲动。或许我不该在博客中做生产与生活的划分?好像写着写着就一本正经起来了...但是故作不正经也是假惺惺,至少先讲出想说的话,再来考虑如何能说得更好,如果不写也不会发现这个新问题。
我对情感的认识,经历了一次再发现(也是再学习)的过程。先说情感怎么就隐秘了呢?
首先是焦点或视角的问题。放眼望去我们视野之中会有很多事物,但焦点集中的对象却是非常有限的。看见了吗?看到了。注意了吗?那倒没有。我当然在个人、生活、关系、艺术、疾病之中看到了情感,但焦点未必在它。视角也是类似的,如果我没有特别关注情感,很可能也就不会从这个角度出发去理解问题。就好像同样是 电影中的情感表达 这个主题,电影爱好者可能只会把它作为一个部分去分析评论某部影片,而对于情感研究者来说,这可能就是 ta 在影片中唯一关心的问题。所以某种程度上,我确实曾对情感熟视无睹。
其次是偏见或者说认识的问题。情感与理智的二元类分(如果不说对立的话)实在是深入人心,特别是历来对后者的褒扬和对前者的贬抑(当然也有讴歌,但相比理智,我们对待情感的态度明显更复杂)。教育过程中,对比知识、智能、技术,无论是情感本身还是它的功用(如动机、热情、认同等)也多被忽略。身处其中,潜移默化受这些观念影响,若不是因缘际会个人有了突破性的经验体会,或是受到不同观念的影响冲击,情感觉知的欠缺好像也是自然的。
最后,与疏离这种情感反应有关。趋利避害是我们作为生物的本能,自有其正当性。只是根据我当下的理解,疏离这种自保、回避、习惯乃至下意识的情感反应,有时候可能是适应不良的(maladaptive)。三年前当我被理性“冲昏”头脑的时候,那阵子基本就只看数学、计算机、科学相关的书,但凡情感相关的文艺类书籍比如小说都不看,这其实与我一贯的阅读兴趣不符。也不是故意不看,是不想看,看了难受,也不是会具体触发什么伤心事,就是不舒服、想回避。现在想来,那时转向计算机的同时就在有意疏离情感,和前面一点也正好暗合。
于是到头来,还是要再转回身去面对它。
如果非要理智情感二分,也是并驾齐驱统一整合的关系
如果我没记错,最近出版的这本书 Emotional: How Feelings Shape Our Thinking,上来最先否定的就是理智与情感的二元对立观点,这种历史悠久且多厚此薄彼的哲学观念在当代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进展面前是立不住脚的。情感与理智,讲起来简单分明,但若粗浅地将其理解为大脑的两类功能,在基于的大脑结构和产生的机制上,我们却是无法做干净分割的。即使不讲神经机制,也已经有很多人对我们说过包括数学家在内都不是纯靠所谓逻辑理性工作的,去情感因素的纯思维真空是不存在的。说来这本书的内容和写作方法并非我心中五星类别的,但有趣的是主题和作者背景间的反差,Leonard Mlodinow 的本行实际是理论物理。引用他不是说情感的正名非要靠所谓硬科学从业者,但他跨行宣扬情感重要性的这个杠杆还是有益于松动围绕情感的偏见。
情感是我们表现与感受艺术同时被其关照慰藉的通道
前阵子看了一部动画《歌剧少女!》,第八集讲的是其中一位少女熏高中时备考红华歌剧学院的故事。一开始她在海边练唱时歌声明显干硬,随着剧情的推进,感情终于在末尾积累并爆发,只见她在沙滩上一路飞奔,委屈的、愤怒的、骄傲的眼泪滚滚而下,充沛的情感从胸腔裹挟气流而出,歌声终于动人。无论是在豆瓣短评还是网易云音乐的评论中,我都有看到网友表露出对她这集故事的偏爱,她的心声大家都感受到且与之共鸣了。
好的,音乐表达情感,听众为之动容,这有什么好说的呢?或许是愚钝,这层关系我肯定一直模模糊糊都知道,但看到有人白纸黑字清楚明了将其点透时,还是有大梦初醒的眩晕感。我小时候练琴时就曾被老师评论说表现力不够,终于明白了。对比歌剧少女,那确实感情淡漠很多1。可是,当代初中少女要怎么跟《智取威虎山》选段之《打虎上山》共情?考级教材会指定四首中国乐曲,从中必选其一练习,我确实听后选了自己最喜欢的,练习过程中多少也会日久生情,但跟歌剧少女我歌唱我心肯定是不一样的。学习者受年龄、阅历、经验、品味所限,也的确可能食珍馐而不识其滋味,这就需要教育者启发引导,也就是说,技术之外,情感也需教育,这在我自己学琴的过程中,是相对缺失的。再加上练琴已不是我本意而多迫于母亲的坚持,能够用来抒发的情感本就存货有限,此外也不懂得要通过音乐向观众传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感染力自然就弱。如果自己不为所动,他人肯定更无动于衷。长大后回想自己学琴的经历,最大的遗憾就是当时没有从中充分感受到音乐的美2。
既然音乐等艺术表达情感,那反过来情感也是我们感受理解艺术、被它关照慰藉的触点或通道。《艺术的慰藉》中,当作者们很实际地谈论艺术的功用时,情感就是一个重要作用对象。印象最深的是维持心理的平衡,就是缺啥补啥的意思,我们对艺术的个人偏好可能反映了内在的某种需求。例如生活稳定平淡之人,可能会被复杂、带有刺激性的作品吸引;而经一天工作折磨后的人可能会偏爱极简空旷的画风。作者书中的讨论是很细腻精微的,我这个外行转述起来语粗意浅了,但主要是想强调借助艺术补足、平衡心理的这个观点,我们可以据此探索自己与艺术的互动关系。微博上关注的一位极地科考探险队员,近来就一直在持续分享极地冰雪世界的照片,意在通过自然向大家呼出一丝冷静的气息。上周随机波动的节目主题是看树,单读最新一期 Mook 也像商量好了似的封面浓绿、题为《去公园和野外》。前些天回家和姥姥一起又进山,很多树都开花了,赵丽蓉老师的那句“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就不停在我脑袋里打转,没想到上期就听随波他们说最初有期春天的节目也曾以此为题。这些一定都反映了我们大家当下在这个春天某种共通的需求与渴望。在返程的高铁上,从北向南一路都可见嫩黄色的油菜花田,特别是长沙至郴州段,梯田式的长在小山腰,后面群山起伏,天上白云卷卷,春日午后,明晃晃、懒洋洋。
关于接住
在 《音乐疗法》 这本书中,有一个不起眼的概念我却印象最深,关于“接住”。
有一位音乐治疗师此前是在学校里面做老师,但她后来实在拿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没辙,因为深受其困又无能为力就转行改做音乐治疗师,没想到冤家路窄又碰上一个非常棘手的孩子被母亲送来治疗。这个孩子极不配合,会在治疗室内各种乱动,所有乐器挨个把玩又立即扔在一边,治疗师曾经的噩梦又复现了。因为治疗推进受阻,她就把录音拿给高级督导听以寻求帮助,督导听完就说,“是你先放弃孩子的!”
在那次治疗中,小孩在重重敲打某样乐器,治疗师则弹奏钢琴努力呼应他,可是孩子越敲越大力,于是治疗师的钢琴伴奏也随之越来越响,到了某个时刻,治疗师可能觉得不能再大力了就减弱了弹奏力度与音量,孩子随即就摔了乐器跑出门去。在督导看来,就是那个瞬间,治疗师先选择了放弃,她没有继续跟上并接住孩子,他的音乐同时也是他自己在那个时刻,落空了。
不仅是音乐治疗,关系中的彼此承接与互动,其实在表演、对弈、情感等各种领域都有类似的表达,所谓对手戏、棋逢对手、高手过招、来而不往非礼也等等。没有接住孩子这个点就是治疗师自我反思与改进的重要突破口,孩子的出现使她又回想起曾经挫败的经历,对他的不羁无能为力甚至心虚害怕。可是孩子呢,他被强制送到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成人治疗师,他也害怕呀,他的捣乱不配合正是其内心不安的反映。治疗师此前只关注自己的经验感受,却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分析问题。她提前减弱的音量,就是没能给到孩子坚定支持的体现,他只会越发不信任、不配合。治疗师在督导的帮助下找到问题症结后,治疗终于有了突破。
这个案例我看后留下很深的印象,无论是与人还是与物的关系,特别是我们在乎的,有意识、有能力接住对方是很重要的,共情以及支撑。当朋友受伤的时候,千万别作理中客一上来就分析问题讲道理,一定是情感上先接住再说。还记得杨笠最惹争议的那场表演吗,我这里要引的倒不是“自信”,而是她在后面对共情做的精辟表达,面对理中客朋友所谓的“我是把你当朋友才这样说的”,她回应说“你别拿我当朋友,还是把我当个人吧,一个有感情的人”。
最开始已谈及,因为偏见,谈感情常被看作是脆弱无力的表现,我就问一个问题,广告商联合商家通过作用我们的情感影响我们的决策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情感真的无力吗?骨头再硬终究都是血肉之躯,对所谓脆弱的承认与接受,会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出更具弹性的心理空间。
焦元溥在《乐之本事》前言中的一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大意是说“音乐不像人情,如果你爱音乐,音乐也一定会爱你。”我们在其中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是不会白费的,进步、满足、慰藉这本身就是奖赏。音乐会接住我们,同样地,我们也要接住音乐,要小心不要因为一些外界其他原因而放弃或冷落她。音乐之外,其他很多事物也是如此。过年期间在微博上关注了一位心理咨询师崔庆龙,看到他讲的一些观点还是挺认同的,有一个是说如果某人做成了什么事,那 ta 一定处理好了和那个对象之间的关系。不说其他,谈及关系就肯定有情感因素在内,所以即使从功利的角度出发也该重视情感。我的反例不就摆着呢,练了那么久的手风琴,感情还是没有培养好,等上了高中不再被妈妈要求练习后,彻底就洗手不干了。